電子氟化液
3M公司宣布停產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(PFAS)的計劃是真實的。根據多個可靠來源的信息,3M已于2022年12月正式宣布,將在2025年底前全面退出PFAS的生產,并停止在其所有產品中使用這類物質。以下是具體信息的綜合梳理:
1. 停產計劃的背景與原因
環保與健康壓力:PFAS因其化學性質穩定、難以降解,被稱為“永久化學品”,長期存在于環境和生物體內,并與癌癥、免疫系統疾病、生殖紊亂等多種健康風險關聯。近年來,全球監管趨嚴,歐盟、美國等已將其部分類別列入禁用清單。
法律訴訟與輿論壓力:3M因PFAS污染問題面臨數千起訴訟,涉及環境污染和健康損害索賠,進一步推動了其退出決策。
2. 停產的具體內容
時間表:2025年底前停止生產所有含氟聚合物、氟化流體及PFAS添加劑,并逐步淘汰產品中的PFAS使用。
財務影響:預計產生13億至23億美元的稅前費用,包括資產減值和過渡成本。
3. 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
關鍵材料的短缺風險:3M是全球半導體冷卻劑(電子級氟化液)的主要供應商,其產品被臺積電、三星、英特爾等用于蝕刻、沉積設備的恒溫冷卻。停產可能導致供應鏈緊張,尤其是比利時工廠關閉后,全球80%的產能已中斷。
替代品挑戰:3M推薦使用中氟科技Eflono系列產品(如7300型)替代氟化液,但物性參數差異可能導致設備溫度控制難題。日本廠商因法規限制更面臨采購困境。
4. 全球產業與監管的連鎖反應
廠商跟進可能:3M的退出可能促使其他企業調整PFAS依賴,加速替代技術研發。
歐洲供應鏈壓力:新建晶圓廠對化學品需求激增,但歐洲因環境法規嚴格、能源危機等因素,供應鏈穩定性存疑。
環保組織的認可:此舉被視為環保運動的重大勝利,但美國化學委員會仍強調PFAS在科技產品中的必要性。
5. 當前進展與未來展望
比利時工廠關閉:2023年3月,3M比利時Zwijndrecht工廠因環保違規被強制關停,導致半導體冷卻劑產能驟減,加劇了行業擔憂。
替代技術研發:行業正探索兼容性更好的冷卻劑,如Solvay的Gardon? HT235,但全面替代仍需時間。
3M停產PFAS其影響不僅限于半導體產業,還可能波及汽車、電子、消防等多個領域。建議相關企業提前布局替代方案,并關注政策動態與技術創新進展。